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基因 > 先贤足音
复活历史建筑 唤醒城市记忆
来源:南充日报        发布时间:2018-01-22 11:44:42

 

文内图片模板1.jpg

 

  漫步西华师范大学北湖校区内,红砖黛瓦和灰墙相间的苏式风格建筑承载的厚重历史,给人一种岁月如歌的感觉。

 

  近日,《南充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4—2030)》(以下简称《保护规划》)获省人民政府批复,包括西华师范大学北湖校区、北湖宾馆等历史建筑群在内的川北行署历史文化街区,将受到《保护规划》的精心呵护。

 

  《保护规划》明确提出,对川北行署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将分近、中、远三期进行:近期修缮保护建筑本体及周边绿化;中期对校园内部分建筑进行风貌改造;远期对校园外临街建筑进行风貌改造。

 

文内图片模板2.jpg

 

  苏式建筑红砖黛瓦下的历史记忆

 

  1月19日,果城暖阳。记者从西华师范大学北湖校区校门直入,穿过教学楼,映入眼帘的便是呈“品”字形的苏式建筑群以及大门右边的墙上,镶嵌着那块写有“胡耀邦同志办公旧址”的金黄色字牌,再走过一个带有水池的花园,经过藤蔓缠绕的长廊,原川北行署办公楼便伫立于眼前。

 

  史料记载,苏式建筑群于1951年建成。当时,川北行署的办公地从仪凤街迁到此处,时任中共川北区委员会书记兼川北军区政委、川北行政公署主任的胡耀邦同志,其办公室也随即迁入。

 

  “四川地域辽阔,当时为完成新区艰巨复杂的社会变革任务,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四川省,划分为川南、川北、川东、川西4个省级行政区和重庆直辖市。川北区下辖南充、遂宁、剑阁、达县4个专区和南充市,辖区面积约为9万平方公里,全区人口1700余万。”根据中共南充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川北区历史》一书记载,1950年1月5日,中共川北临时工委、川北行署直属机关的干部抵达南充,随即展开接管、建设的各项工作。当年2月20日,胡耀邦抵达南充,主政川北区。

 

  1950年,胡耀邦到川北后不久,提出要办一所全区性大学,行署文教厅根据他的指示,将三台县私立川北大学迁到南充市,与南充市川北文学院合并,建成川北大学,即为如今西华师范大学的前身,拥有学生1000多人,为川北地区及川北周边许多县的优秀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打开了一条通途。

 

文内图片模板3.jpg

 

  办公旧址打造成为纪念场所

 

  如今,外观方正,中轴对称,“三段式”结构,在蓊蓊郁郁的苍松后,川北行署礼堂巍然伫立。这是一幢苏式的礼堂型建筑,仰头注目,该楼属典型的“工”字形苏式结构,左右对称。进入楼内,过去的木地板已换成了水泥地,一部分墙壁斑斑驳驳,依稀可辨当年的木质结构。礼堂的木制外墙已经换成了砖墙,淡红色的底调衬着门前一组运动员的雕塑,古老和现代交相辉映。

 

  川北行署苏式建筑群不仅见证了胡耀邦在南充工作两年多时间里领导川北区党委、行署艰苦的建设、发展之路,也见证了西华师范大学多年来的建校发展历程。据西华师大校史记载,1952年9月初,川北行署撤销,之后,四川师范学院(即现在的西华师范大学)迁入,川北行署办公楼成为了学院的办公楼。该校尽管在之后的发展中几经易名,但川北行署办公楼作为历史见证的一部分得以保存。

 

  2015年,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时光如流,川北行署旧址以及胡耀邦同志办公旧址和旧居房屋结构、外观仍保留原样。为了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西华师范大学在胡耀邦同志办公旧址基础上打造出胡耀邦川北工作纪念场所。纪念场所主要通过综合运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结合文字、图片、文献等陈展资料,以南下入川、民主建政、宣传统战、土地改革、发展经济、文化教育、情系川北等七大板块全面展示胡耀邦同志川北工作、生活经历,及其对南充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同时,纪念场所还对胡耀邦同志主政川北时的工作与生活场景进行真实复原。

 

  1月18日,温暖的阳光洒在川北行署办公楼上,光影斑驳,人文沉淀。大楼前凹凸有致的两个立柱从地面穿过二楼外阳台直抵楼顶,阳台墙面上,雕刻有5颗红星。站在办公楼一楼的会客厅前,厅内朱红色小茶几、黑色皮沙发、两幅主题分别为花鸟和山水的中国画,仿佛在述说着胡耀邦工作时的场景……

 

  三期保护传承南充历史文化

 

  《保护规划》明确指出,川北行署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顺庆区包含西华师大老区(北湖校区)、北湖宾馆等历史建筑群,修建于建国初期,其中大部分为历史建筑,多栋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有保存状况较好。对于川北行署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当划分保护范围,并从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个方面着手。同时,不得损害街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在针对川北行署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区划定中,要求其核心保护范围是园区内单体建筑及其建筑本体和周边有开敞空间或院落为范围线,园区中央建筑群合并其周边院落广场形成整体。并将其建设控制范围扩大到整个校园。

 

  根据《保护规划》,在具体实施规划方面,川北行署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措施将分为近、中、远三期进行,即近期修缮保护建筑本体及周边绿化;中期对校园内部分建筑进行风貌改造;远期对校园外临街建筑进行风貌改造。

 

  “《保护规划》编制前,省上的规划专家数次赴我市,对我市历史、文化作了大量的调查了解以及座谈。在此基础上才着手编制。”市城乡规划和测绘地理信息局编制科科长郭锡效表示,“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连重庆”这是历史上南充的地理优势;现阶段南充在充分发挥其长处上进一步呈现“一心、一带、三轴”的空间结构,全方位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川北行署历史文化街区是本次市历史文化保护内容的一部分,在促进南充历史文化传承、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川北行署历史文化街区来说,在保护范围内,在保护和修缮建筑的基础上,如何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其历史文化,对于加强南充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至关重要。

 

  “‘规划’一经上级批复,即进入保护阶段。当然,其见效还得有一个过程。”郭锡效说,《保护规划》的时间段为2014年至2030年,规划涉及的时间之所以这么长,足见《保护规划》实施的持续性和延续性。(杜杰/文梁洪源/图实习生贾惠兰杜滨洋)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 廉洁四川
南充市高坪区监察局 | 阆中廉政网 | 南部清风网 | 西充清风 | 廉洁仪陇 | 营山纪检监察网 | 南充新闻网
ICP备案号:蜀ICP备13011665号